scb@e-donkey.com.cn

聚焦四轮低速电动车“出海”:把握外贸机遇释放产业潜力

发布日期:2025-01-31 浏览次数:0

3874578

        近年来,国际市场日益兴起四轮车热,而我国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,优势明显,不少车企纷纷“出海”。然而,在7月份,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“低速载人车辆”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,为我国四轮低速电动车“出海”的大好前景蒙上阴影。对此,中国的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该怎样面对这场危机,能否把握外贸机遇、释放更多产业潜力?

“老头乐”引发“全球乐”

数据显示,四轮低速电动车的海外市场广阔。2022年、2023年连续两年,全球四轮车保持700亿-800亿的市场规模;2023年-2029年,全球市场将维持8.4%的年复合增长率,到2029年前后将达到近1300亿市场规模,约相当于国内2023年市场规模的25倍。此后,全球仍将保持5%-9%的年化增长率。目前,已形成以北美、亚太、欧洲三大区域市场引领的全球市场格局,其中欧洲市场增长最为强劲。

由此可见,在国内被称为“老头乐”的低速电动车,受欢迎程度可谓“全球乐”。综合分析,主要是因为国内的低速电动四轮车,性价比高、适用范围广。国外的视频网站上,一位美国博主展示了他花了3000美元购买的中国四轮电动车,虽然其貌不扬,但车内空调、倒车影像、皮革座椅等配置一应俱全,还可以原地漂移。而美国同类型的高尔夫球车,售价要翻一倍还不止,并且功能还不一定有中国的四轮电动车齐全。

不起眼的“老头乐”,却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,背后也是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。据国内低速电动四轮车龙头企业介绍,企业高度重视产品品质和产品性能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产品正在摆脱“低端”刻板定位,低配基础上的车道保持、自动驻车、电子手刹、倒车和上坡辅助,以及自动紧急刹车、自动泊车、盲区检测、交通信号识别技术已成熟并逐步得到应用,并已启动四轮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。“我国四轮车技术研发能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,具备引领全球四轮车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”

机遇与挑战并存

我国四轮车产业早已形成完整产业链。据统计,国内巅峰期约千余家四轮车生产企业,目前仍有200余生产厂家,同时产业链有3万家配套企业,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零部件,满足不同制造商要求,配套体系完备。

但长期以来,我国四轮车及其产业一直未能获得合法地位,产业政策摇摆不定、交通治理失序、危害产业安全,于是不少国内车企转而开拓海外市场。

而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赋予了四轮车合法身份。比如美国将其界定为“低速车辆”,日本表述为“超小型交通工具”,欧盟表述为“轻型四轮车”等。在技术规范方面,欧盟实施轻型四轮车两级管理:L6e级最高时速为45公里;L7e级设定了90公里的最高时速。美国将所有低速车型按同一类型管理,最高时速限制在40公里。

因此国内四轮低速电动车的“出海”,既是无奈之举,也是“另辟蹊径”。但在企业和行业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同时,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。

正是因为卖得太火了,我国的四轮低速电动车引起了美国商务部的警惕。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,在2023年,美国从中国进口相关产品的金额达到了4.4亿美元。这威胁到了美国本土相关车企的利益,“美国个人交通工具制造商联盟”表示美国行业“受到重大损害威胁”。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在进行“双反调查”,预计于9月13日作出反补贴初裁,11月27日作出反倾销初裁。

国内一家低速电动四轮车龙头企业表示,行业内正密切观望,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放缓“出海”步伐。

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

四轮低速电动车的市场广阔,就意味着潜力巨大。如何进一步提升四轮低速电动车的海外市场竞争力、释放产业潜力,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有关专家研究的课题。

江苏省政协委员、民盟淮安市委会主委、淮安市政协副主席毕丰书建议,相关企业要加强国际市场研究,积极利用第三方机构,搭建外贸平台,强化专业化服务,为产品出口并占领国际市场,打造良好的外贸环境。重点在产品的国际认证、基于多语言的客户支持、快速响应的售后服务,产品的运输风险、符合目标国的产品设计、国外专利的申请等问题方面,汇聚行业企业合力,强化顶层设计的关注和支撑。

徐州市的四轮低速电动车产业,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。徐州市政协委员、丰县政协主席巩志刚认为,要加强国际市场研判,积极发挥产业优势,拓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,开拓和培育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市场,积极营造电动车外贸良好外部环境。针对目前大部分外贸企业国内研发、生产、制造,并以网销模式销往海外特点,从政策层面加大海外CKD厂、海外仓库以及海外售后渠道培植力度,为企业出海提供稳定的平台和保障。

江苏民营经济统战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卢勇也指出,当前,四轮车面临着产品合法化困境、产业合规化窘境,政策管控区域不断扩大、产业不断收缩等挑战,没有稳定的产业环境和内贸环境,难以培育外贸竞争力,这与国家稳外贸、培育外贸新动能政策相左。明确政策导向,规范产业发展,完善监管机制,是托举四轮车产业外贸的必由之路。

联系邮箱

coo@e-donkey.com.cn

微信二维码

扫一扫,微信咨询